首页 >> 专题专栏 >>国家安全宣传教育 >>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核安全知识百问
详细内容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核安全知识百问

时间:2022-04-12     作者:驻马店市生态环境局【原创】


1、核安全概念知多少?

核安全法规定,核安全是指对核设施、核材料及相关放射性废物采取充分的预防、保护、缓解和监管等安全措施,防止由于技术原因、人为原因或者自然灾害造成核事故,最大限度减轻核事故情况下的放射性后果。

国家安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我国坚持和平利用核能和核技术,加强国际合作,防止核扩散,完善防扩散机制,加强对核设施、核材料、核活动和核废料处置的安全管理、监管和保护,加强核事故应急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防止、控制和消除核事故对公民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不断增强有效应对和防范核威胁、核攻击的能力。

 

2、如何理解核安全观?

2014年3月24日,在荷兰海牙核安全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要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核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核安全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核安全治理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推进国际核安全进程的重要里程碑,为解决全球核安全治理的根本性问题,构建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指明了原则、方法和路径。

延伸阅读 总体国家安全观核心要义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内容丰富、开放包容、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其核心要义可以概括为五大要素和五对关系。五大要素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五对关系是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厘清五大要素、把握五对关系,是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关键所在。

 

       相关知识 核安全峰会

核安全峰会是由美国奥巴马政府倡议的核安全领域高级别多边交流机制,旨在凝聚国际社会共识,加强各国在核安全领域的合作。共举办了四次,主题分别为“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来应对核恐怖主义威胁”“加强核材料和核设施安全”“加强核安全,防范核恐怖主义”“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

 

3、核安全观的核心要义是什么?

《中国的核安全》白皮书指出,全面系统推进核安全进程,是核安全观的核心要义,体现为发展和安全并重、权利和义务并重、自主和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

延伸阅读 《中国的核安全》白皮书

2019年9月3日,中国政府首次发表《中国的核安全》白皮书,全面介绍中国核安全事业的发展历程,阐述中国核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政策主张,分享中国核安全监管的理念和实践,阐明中国推进全球核安全治理进程的决心和行动。

 

4、如何理解发展和安全并重?

发展和安全并重,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发展核能事业。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发展和安全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基本诉求,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应秉持为发展求安全、以安全促发展的理念,让发展和安全两个目标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只有实现更好发展,才能真正管控安全风险;只有实现安全保障,核能才能持续发展。

       重要论述 统筹发展和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强调,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各类矛后和风险易发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去明显增多。我们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注重堵漏洞、强弱项,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摘播)

       延伸阅读“国之光荣 中国第一座核电厂

1991牛12月15日,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的核电厂 —秦山核电厂成功并网发电,实现了中国核电“零”的突破,被誉为“国之光荣”。

 

5、如何理解权利和义务并重?

权利和义务并重,以尊重各国权益为基础推进国际核安全进程。各国应切实履行核安全国际法律文书规定的义务,全面执行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巩固和发展现有核安全法律框架。同时,坚持公平原则,秉持务实精神,尊重各国根据本国国情采取适合自身的核安全政策和举措的权利,尊重各国保护核安全敏感信息的权利。

 

6、如何理解自主和协作井重?

自主和协作并重,以互利共赢为途径寻求普遍核安全。核安全首先是国家课题,首要责任应由各国政府承担。各国政府应知责任、负责任,既对自己负责,也对世界负责,加强协作、共建共享、互利共赢,既从中受益,也作出贡献,努力实现核安全进程全球化。

       延伸阅读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 ITER )计划旨在模拟太阳发光发热的核聚变过程,探索受控核聚变技术商业化可行性。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俗称“人造太阳”,如该项目取得成功,人类将有望获得用之不竭的能源。2006年,我国政府与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共同签署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协定。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工程位于法国南部圣保罗﹣莱迪朗斯镇,2020年7月28日,该工程安装启动仪式在法国举行,习近平主席致贺信。

 

7、如何理解治标和治本并重?

治标和治本并重,以消除根源为目标全面推进核安全努力。完善核安全政策举措,发展现代化和低风险核能,坚持核材料供需平衡,加强防扩散出口控制,深化打击核恐怖主义国际合作,消除核安全隐患和核扩散风险。各国应团结起来,发展和谐友善的国家关系,共同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从根源上解决核恐怖主义和核扩散问题,实现核能的持久安全和发展。

相关知识 什么是核恐怖?

核恐怖是指恐怖分子通过偷盗、走私、非法贸易等各种手段获得核武器、核材料、放射性物质,或通过破坏、利用核设施,达到危害人体、财产和环境的目的,是一种具有特殊破坏能力的恐怖主义形态。

 

8、为什么要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

2016年4月1日,在美国华盛顿核安全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核恐怖主义是全人类的公敌,核安全事件的影响超越国界。在互联互通时代,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在尊重各国主权的前提下,所有国家都要参与到核安全事务中来,以开放包容的精神,努力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

 

9、我国为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提出了什么倡议?

和平开发利用核能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确保核安全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中国倡导构建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坚持公平原则,本着务实精神推动国际社会携手共进、精诚合作,共同推进全球核安全治理。

 

10、如何理解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和平利用核能国家,也是拥有核武器国家。无论是涉及国家经济安全与能源安全,还是涉及国防安全,核安全都不可或缺。核事故可能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和影响,核恐怖会给世界和平带来极大危害,因此维护核安全事关国家安全、人民健康、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大国地位。

11、为什么说核安全与政治安全息息相关?

历史上发生的重大核事故,对事故发生国都产生了深远的政治影响。1979年,美国三哩岛核事故加剧了公众对核电安全的怀疑与担忧,对美国核能发展产生重大影响。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均对本国政治安全产生重大影响。核安全问题处理是否及时适当,事关民心向背和政权安危,必须从国家政治安全的高度给予足够重视。

 

12、如何理解核安全对保障经济安全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核工业保持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投资与消费,带动国内生产值( GDP )增长并创造就业岗位;推动上下游关联产业结构优化,提高装备制造国产化、自主化水平,有效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经济安全贡献大。另一方面,保障核安全,能够避免发生严重核事故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防止对经济安全造成冲击。

 

13、如何理解核安全对保障社会安全的重要作用?

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社会安全与稳定呈现新特点。公众对涉核问题高度敏感,对核安全十分关注。涉核问题容易引发社会舆情,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因此确保核安全对提升公众信心、保障社会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14、如何理解核安全对保障生态安全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核电安全发展能够充分发挥其在污染物总量减排中的作用。2020年,我国核能发电3662亿千瓦时,与燃煤电厂相比,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1亿余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亿余吨、二氧化硫约90万吨、氮氧化物约80万吨。另一方面,核电厂建立多道实体安全屏障和多层次的安全保护系统,预防核事故发生,并在一旦发生事故时缓解其后果,从而减少核事故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5、如何理解核安全对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作用?

核能的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能源供给能力,有利于调整我国能源结构,降低对煤炭、天然气、原油的依存度。核电是稳定、可靠的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配合,可提高电网的稳定性。

相关知识 核能的巨大能量从哪里来?

核能源自核裂变反应或核聚变反应。核裂变是指由质量大的原子核(主要是指铀核或钚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释放出巨大能量,原子弹和现有核电厂的能量源于核裂变。核聚变是指由质量小的原子核(主要是指氘核、氚核),在超高温和高压条件下,原子核互相聚合,生成新的质量更大的原子核,并释放巨大能量的一种核反应形式,氢弹的能量源于核聚变。

 

16、我国核安全工作的原则是什么?

核安全法明确,从事核事业必须遵循确保安全的方针。核安全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责任明确、严格管理、纵深防御、独立监管、全面保障的原则。

 

17、核事业安全发展有哪些重要贡献?

20世纪50年代中期,面对国家建设和发展需要,中国政府作出了开发利用核能的重大决定,中国核事业正式起步。近70年来,中国核事业从无到有、持续安全发展,形成了完备的核工业体系,为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18、我国奉行怎样的核政策和核战略?

我国始终奉行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的核政策,主张最终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不会与任何国家进行核军备竞赛,始终把自身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中国坚持自卫防御核战略,目的是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确保国家战略安全。

 

19、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是什么时候诞生的?

1964年10月16日,巨大的蘑菇云在新疆罗泊荒漠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东方巨响”震惊了世界,有力打破了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0、什么是核设施?

核安全法规定,核设施是指:核电厂、核热电厂、核供汽供热厂等核动力厂及装置;核动力厂以外的研究堆、实验堆、临界装置等其他反应堆;核燃料生产、加工、贮存和后处理设施等核燃料循环设施;放射性废物的处理、贮存、处置设施。


版权:驻马店市生态环境局    地址:驻马店市泰山路广泰大厦14楼   电话:0396-2812984  网址:https://sthjj.zhumadian.gov.cn

备案序号:豫ICP备17015690号-1

网站标识码:4117000018

政务服务
技术支持: 金盾网络科技 | 管理登录
返回顶部 seo seo